“二月二,龍抬頭”。昨天上午,“西安市首屆農民節”在美麗的高陵何村正式拉開帷幕。這次盛會,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有力舉措,是屬于西安農民自己的節日,必將在大西安的發展史上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。
節日的意義不僅僅在于紀念,更在于形成了強大的共識生長力和行為影響力。站在“農民節”這個鄉村振興的新起點上,我們就需要認真思考:“農民節”究竟給西安帶來了什么?我們又該如何以此為契機,更好地出發?
帶來了共識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:“中國要強,農業必須強;中國要美,農村必須美;中國要富,農民必須富。”我們要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,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,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,就必須進一步凝聚共識——既要最大程度地給予農業農村VIP待遇,還要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、愛農村、愛農民的“三農”工作隊伍,多做一些實實在在的事情,讓農業農村能夠優先發展、加快發展。“農民節”就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、發力點。
帶來了尊重。農民是農業農村發展的主體,尊重農民是農業農村活力的源泉。通過 “農民節”的設立,可以進一步激發出農民的自豪感、幸福感,從而在全社會營造出尊農愛農敬農的濃郁氛圍,讓他們能夠按照產業興旺、生態宜居、鄉風文明、治理有效、生活富裕的總要求,以更加飽滿的熱情,充分發揮改革意識和首創精神,積極投身到新時代大西安鄉村振興的偉大實踐中來。
帶來了機遇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,是黨的十九大提出的重大任務。西安有約350萬畝良田、260萬農民,自然資源十分豐富,是一片大有可為的“新藍海”。只有以此為契機,深入踐行“兩山”理論,緊抓大西安鄉村振興“八個工程”,給農業農村插上科技的翅膀、互聯網的翅膀,我們才能做好農業農村現代化這篇“大文章”,為追趕超越奠定堅實基礎。
春種一粒粟,秋收萬顆子。全市各級各部門,要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,緊扣產業振興、人才振興、文化振興、生態振興、組織振興等五個方面,科學謀劃、埋頭苦干,為加快實施鄉村戰略,貢獻應有力量!